■開欄語
  61年,對於人類發展史而言,不過彈指一揮間,但對肩負培育技能人才的廣州技工教育而言,卻走過了漫長而非同尋常的道路。
  61年前,廣州的技工教育在幫扶失業工人重新就業工作中起步,其中附設的廣州市初級工人技術學校只有41名學生;60年後的今天,廣州技工教育已經發展成為28所市屬技工院校、12.21萬在校生的規模。
  從艱難起步到今天,廣州技工教育已經成為中國技工教育的一面旗幟,並培育了既富有嶺南特色又可視為中國現代技工教育縮影的高技能人才培養體系——“廣州模式”。
  今年,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明確提出,加快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培養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能型人才。毫無疑問,《決定》吹響了廣州技工教育大踏步前行的號角。
  著眼本地,如果說堅定朝著新型城市化方向發展是廣州的“中國夢”,那麼,技工教育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如何助力廣州“圓夢”?這就需要技工教育有自身的“強國夢”。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廣州市技工教育應以怎樣的姿態謀劃新一輪大發展?鑒古以知今,《南方日報·廣州觀察》與廣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一同,回顧廣州技工教育走過的足跡,挖掘成功經驗,開拓未來,繪就技工教育培育高技能人才,全力助推新型城市化轉型發展的宏景。
  萬事開頭難,是老祖宗傳下來的至理名言,用在廣州的技工教育起步與成長階段,再適合不過。
  新中國成立之初,廣州的經濟形勢發展催生了技工教育。1952年,廣州誕生了第一所技校,僅有41名在校生。在場地、師資、設備、資金、辦學經驗全無的前提下,廣州技工教育在摸索中艱難前行。經歷了六七十年代的起起落落,改革開放讓廣州的技工教育得以恢復元氣,並迎來了發展的春天。
  1985年至1990年,廣州把技工學校列為發展重點,技工教育得到了穩步發展,在校學生數破萬。廣州致力於專業的多樣化設置、師資隊伍結構的完善、招生方式的規範與優化、管理與制度的建立等,一系列舉措無不為廣州技工教育的發展夯實了穩固的根基。
  ●南方日報記者 張西陸 通訊員 秦月
  起步期
  鐵肩擔重任 倡導“技能教育”
  在廣州市高級技工學校里的校史館“夢之館”中,記者的目光一下被一張發黃的老照片吸引住:48位學生在一排簡陋的瓦房前留影。他們是1957年春56級安裝鉗工(3)(4)班的學生,身後的瓦房就是他們的母校。
  上世紀50年代,新中國建立初期,百廢待興。為了幫助失業工人重新就業,廣州市政府要求勞動部門負責舉辦工人轉業學校,對失業工人進行技術培訓或轉業訓練。
  1952年開始,原廣州市勞動局(現廣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在工人轉業訓練學校中附設了廣州初級工人技術學校(現廣州市高級技工學校),當年招收學生41名,這是廣州第一所培養熟練產業工人的正規學校。
  然而,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由於歷史原因,廣州相繼起步的技工學校關門停課。雖然1973年國務院批准技工學校復辦招生,但復辦初期的技校困難重重,辦學條件普遍較差、教師嚴重缺失。1975年,24所技工學校在校學生共2776人,由於條件限制,大部分學生的生產實習教育仍在舊工地、舊廠房上進行。
  在沒有場地、沒有師資、沒有設備、沒有資金、沒有辦學經驗的大環境下,廣州技工教育走上了艱難的創立之路。
  說到技工教育的發展,廣州市人社局副局長何士林坦言,廣州技工教育自起步時期就順應了中國工業化、城鎮化的大潮,承擔起了培養產業技術工人、提高勞動者素質和技能、促進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的歷史重任。從那個時代至今,進入技工院校學習的學生多數是城鎮的普通百姓和農村青年,培養目標是生產一線的勞動大軍,從這一點來講,技工教育可謂真正的“技能教育”、“平民教育”、“就業教育”。
  成長期
  形成多層次辦學新格局
  幾度風雨幾度春,當改革開放的春風再次沐浴大地,技工教育又在複蘇中綻放芬芳,社會對技能人才的需求越發強烈。
  上世紀70年代末,廣州以培養生產技術工人為主的技工學校,正處於開辦和復辦的狀態,學校規模小,教學場地和教學設施簡陋,教師隊伍尤其是專業教師嚴重短缺。市屬技工學校僅有20多所,沒有一所是政府辦的,全部都是行業、企業興辦,全市招生總量不足2000人,遠遠滿足不了全市各行業、企業的需求,嚴重制約了廣州的經濟發展。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發展,1985年5月,在北京首次召開的全國職業教育工作會議制訂了全面發展職業教育規劃。
  這是廣州技工教育大發展的絕好機會,結合本地實際情況,原廣州市勞動局制訂了廣州市屬技工學校發展規劃方案,並首次編入廣州市國民經濟“七五”發展規劃。
  方案提出以政府辦學為指導,行業辦學實行“總校帶分校”,扶持大型企業辦學,鼓勵社會力量辦學的整體發展思路。同時,提出包括辦學資金渠道、教師隊伍的配備、招生計劃規模、畢業生分配安置等在內的一系列配套政策,爭取5年內廣州技工教育發展有根本的改變。
  原廣州市勞動局副巡視員、廣州市高級技工學校復辦後首任副校長彭兆鑾回憶,繼市高級技工學校復辦之後,市冶金、輕工、機電等技工學校都從原來的工廠、中專分離出來,由主管局組織擴建或重建,一批頗具規模的骨幹技工學校紛紛崛起。
  那時,廣州技工教育形成了政府、大型廠礦多層次辦學的新格局。
  階段研判
  “就業教育”定位
  成為不老“長青樹”
  從1985年至1990年,是廣州市屬技工學校發展較快、規模較大的一個時代。
  廣州把技工學校列為發展重點,技工教育得到了穩步的發展,全市技工學校從45所增加到了54所,招生人數也從1897人增加到了4383人。直至1990年,在校學生數首次破萬,達到了10178人。廣州技工教育發展躍上了新臺階。
  何士林表示,廣州技工教育的立與長、起與落,與國家工業化進程和經濟形勢發展緊密相關。建國之初,廣州基本沒有現代意義的工業企業,那時的技工教育只能散寓於其他職業學校教育之中或以師徒相傳的方式進行。隨後,廣州社會經濟發展特別是工業規模發展,整個社會掀起“向科學文化進軍”的高潮,為技工教育興起提供了機遇和現實條件。
  改革開放為廣州的國民經濟帶來高速的發展,生產力和生產水平提高得很快,企業積極引進國外科學的生產經營方式和先進生產技術設備,急需大量合格的技術工人,以提高企業勞動生產率和產品質量,增強企業的經濟效益和市場競爭力。
  與此同時,何士林強調,廣州技工教育的主基調是在起步與成長期形成的,尤其是成長期的改革和發展,使技工教育進入了全國、全省的先進行列,為今後進一步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當時探索出來的許多好經驗至今仍在沿用。
  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廣州的工業生產規模和產業結構層次實現了歷史性跨越,各行業企業為了培養急需的技術工人,紛紛興辦技工學校。2005年,廣州市政府對中等職業教育進行了一次大調整,先後將政府、行業、國有企業舉辦的14所技工學校整合成6所高級技工學校,劃歸原廣州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現市人社局)管理。
  此後,廣州技工教育大力推進“273工程”:實施“調結構、抓質量、促發展”和“走出去、引進來”兩大戰略,重構技工院校“教學、管理、實訓、信息、保障、安全和招生就業”七大平臺,著力打造“高技能人才培養基地、中小型企業研發基地和創業培訓孵化基地”三大基地,走高端引領、內涵發展的道路,創造了技工教育“廣州模式”:“政校企”一體的辦學模式;“工學評”一體的培養模式;“技藝道”一體的成才模式,廣州技工教育得到了上級主管部門、專家學者和同行的肯定和認可,不論是規模、質量、辦學層次和特色,都走在了全國同行的前列。
  早在起步期,技工教育的辦學特色已定位在“就業教育”,專註培養“有社會主義覺悟的、有文化的技術工人”,專業多樣化且教育內容“以實習教學為主”,教師隊伍“以工礦企業工程技術人員和工廠技術水平較高的老師傅為主”。
  多項在成長期“試水”的舉措更是影響深遠:技工學校推行畢業證和技能等級證“雙證制”,專業理論與生產實習課時比由50:50調整為38:62,並組織技能大賽,大大提升了學生技能訓練和動手能力;改造招生制度,允許農村青年入讀技校,同時,每年允許不超過800名的技校畢業生入戶廣州,創先性地打破固有的入戶政策……
  不難發現,在現代技工教育中,上述關鍵詞都能找到其與時俱進的定義。
  ■大事記(1950年-1990年)
  ※1950年,當時的廣州勞動部門舉辦工人轉業學校,吸收失業人員進行就業技能培訓。
  ※1952年開始,在工人轉業訓練學校中附設了廣州初級工人技術學校(現廣州市高級技工學校),1956年擴大為技工學校,取名廣州市第一工人技術學校,這是廣州第一所培養熟練產業工人的正規學校。
  ※1966年開始,因歷史原因,廣州市技工學校停止招生並被撤銷停辦。直至1973年,根據中央和廣東省關於恢復技工學校的指示,廣州市復辦技工學校。
  ※1978年,技工學校從教育部門劃歸勞動部門管理。在勞動人事部頒佈的《技工學校工作條例》、《技工學校教學大綱》指導下,廣州地區技工學校得到較大發展。
  ※1983年,廣州市政府召開教育工作會議,明確技工學校是中等職業技術學校。
  ※1988年,廣州市勞動局在技工學校中進行一系列教學改革試點。同年,技工學校學生畢業後當工人的需實行勞動合同制。
  ※1985-1990年間,全市技工學校從45所增加到54所,招生人數從1897人增加到4383人。1990年在校生1.02萬人,廣州市技工教育發展又上了一個新臺階。  (原標題:廣州技工教育艱難中揚帆啟航)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n25hnfvg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